刘宏菊
 职称\职位: 副教授\硕士生导师
 电子邮箱:  liuhj@dienj.com
 办公地址:  北航沙河校区实验一号楼202室
 学习经历: 
 1985年-1989年在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,获学士学位。
 1997年-2000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,获硕士学位。
 工作经历:
 1989年—2002年,长江大学(原江汉石油学院)任教
 2003年—至今,北京欧美大片ppt免费大全任教
    
 研究领域简介:水污染控制工程,含油污泥的处理与处置。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、可靠性技术、节能减排技术及应用研究,尤其在油气田、石油化工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积累。与中石油、中石化等进行了多项项目合作研究,完成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“九•五”项目:废弃泥浆固液分离技术研究,获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三等奖,另获校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、三等奖1项、合著《石油工业环境保护》著作1部,专利3项。
    
 近几年来主持的科研项目:
     1、“碳黑废水脱除氨氮的中试试验”;
 2、与日本株式社会明电舍合作的科研项目“陶瓷平板膜委托试验”;
 3、陶瓷平板膜MBR工艺处理炼化废水的技术开发;
 4、“尿素工艺冷凝液回收技术研究”;
 5、“紫外杀菌处理中水的技术开发”;
 6、“注水系统效率开发”;
 7、“网状系统可靠性及其在油气集输与注水系统中的应用研究” 中石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;
 8、中石油重大专项项目“注水官网三维仿真优化技术研究”;
 9、中石油重大专项项目“重点排放源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技术研究”;
 10、胜利油田桩西外排污水水质全分析与试验研究。
    
    发表论文:   
        [1] 刘宏菊, 王新蕾, 罗威等. 纳米TiO2成型颗粒降解采油废水的试验研究[J]. 水处理技术, 2011, 37(2):39-41.
        [2] 耿树平, 刘宏菊, 罗威,等. 铁炭微电解工艺处理采油废水的研究[J]. 环境工程学报, 2012, 06(1):242-245.
        [3] 刘宏菊, 兰效宁, 郭勰,等. PAC投加对MBR处理炼油废水的影响[J].水处理技术, 2013, 39(11):104-108.
        [4] 兰效宁, 刘宏菊, 卢红梅. 炼化企业中水紫外线消毒及其影响因素[J]. 环境工程学报, 2014, 8(1):222-229.
        [5] 刘宏菊, 卢红梅, 郭勰. 活性炭负载型TiO2光催化降解采油废水的研究[J]. 环境工程, 2014, 32(8):25-28.
        [6] 郭勰, 刘宏菊, 高冰,等. 处理炼油废水时粉末活性炭对MBR的影响机理[J]. 水处理技术, 2015(4).
        [7] 高冰, 刘宏菊, 郭勰,等. 新型陶瓷平板膜MBR工艺在炼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[J]. 环境工程, 2016, 34(7):29-32.
        [8] 杨会会, 刘宏菊, 高冰,等. 臭氧-活性炭投加对MBR混合液特性及膜污染的影响研究[J]. 环境工程, 2017, 35(6):54-58.
        [9] Li C T, Liu H J, Qian X Z, et al. Effect ofhydrophilic foamed copper on dynamic membrane formation in dynamic membranebioreactor (DMBR)[C]. 2017:012056.
    
    所获专利:   
           [1] 刘宏菊, 罗威, 王新蕾.一种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的微球TiO2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.    专利号:ZL 2010 1 0223344.0 
       [2] 刘宏菊, 耿树平. Method for modifyingmicro-electrolytic fillers.              专利号: ZL 2010 1 0548494.9.
       [3] 刘宏菊, 王新蕾, 罗威. 一种微球TiO2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.              专利号: ZL 2010 1 0223345.5.